篩選
按地區
按狀態
清除
南區
龍穴中的趣味混合 - 西垣肇也樹個展
2025-2-22 – 5-17
wamono art
中環
細說從頭—— 鴨巴甸街的印藝傳奇
2025-2-22 – 8-31
當代印藝
中環
吳觀真個展——「疊」
2025-3-14 – 5-8
天趣當代藝術館(中環)
中環
曾建華個展《T REE O GO D EVIL》
2025-3-19 – 5-24
爍樂(世界畫廊)
上環
吳笛笛:非常尋常
2025-3-20 – 4-26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灣仔
三界:怪物,鴉片,時間    何子彥
2025-3-20 – 5-13
馬凌畫廊
上環
韓國美學的層次
2025-3-20 – 5-17
Soluna Fine Art
上環
《秘密花園》金炳昊個展
2025-3-20 – 5-20
獅語畫廊
中環
Souvenirs, Novelties, Party Tricks
2025-3-21 – 4-26
JPS畫廊
中環
意象迴聲
2025-3-21 – 5-3
雍廷序畫廊
上環
Hong Kong Poetry
2025-3-22 – 4-27
Blue Lotus Gallery
南區
Embodied Perspectives
2025-3-22 – 5-3
WKM Gallery
南區
貢坎個展《異時 ‧ 相繫》
2025-3-22 – 5-14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南區
靈光遺產計劃
2025-3-22 – 5-17
德薩畫廊
南區
The Garden of Loved Ones: Richard Hakwins
2025-3-23 – 5-24
Empty Gallery
南區
TRST03: Covey Gong
2025-3-23 – 5-24
Empty Gallery
南區
單慧乾:我們的時光
2025-3-24 – 5-10
刺點畫廊
中環
裊裊:蘇笑柏個展
2025-3-24 – 5-15
藝術門
中環
Beneath the Golden Canopy
2025-3-24 – 5-16
MASSIMODECARLO
中環
美會拯救世界:8 名東南亞藝術家群展
2025-3-24 – 5-16
10號贊善里畫廊
中環
傳統蛻變
2025-3-24 – 6-14
藝倡畫廊
中環
莎拉‧施
2025-3-25 – 5-3
高古軒
中環
路易絲·布爾喬亞:軟景
2025-3-25 – 5-10
豪瑟沃斯
油尖旺
浮煙
2025-3-25 – 5-17
貝浩登
金鐘
玩·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
2025-3-26 – 7-6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謝曉澤: 知識的考古學
2025-1-25 – 4-17
藝倡沙龍

謝曉澤, 中國圖書館 78, 2023, 麻布上油彩, 122x183cm

藝倡沙龍很高興呈獻「謝曉澤:知識的考古學」,這是藝倡畫廊與藝術家合作的首次展覽,也是他在香港的首次個展。這次展覽呈現一系列發人深省的油畫、紙上水墨畫以及樹脂和瓷製的雕塑作品,主要涉及謝曉澤備受讚譽的「中國圖書館」系列和「歷史的琥珀」系列並大多於去年創作完成,這些作品挖掘了書籍和知識的古老詩意和當代意義。

1966年出生於廣東農村,謝曉澤深受父親的影響,父親是一位學校校長,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收集書籍進行銷毀。1993年移居美國,在史丹佛大學擔任藝術教授的謝曉澤對書籍產生了深深的迷戀。這促使他探索全球主要博物館和圖書館,包括多次回到中國,調查過去知識的儲存庫。三十多年來,他的實踐專注於透過繪畫、裝置、攝影和錄像揭示知識、歷史和權力之間複雜的關係。

「中國圖書館」系列
自1993年開始創作,「圖書館」系列是謝曉澤最廣泛的作品系列,1995年又創作了「中國圖書館」系列。謝氏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了一堆中國線裝書籍和手抄本,它們的頁面捲曲脆散,字跡難以辨認。以照相寫實主義風格,他捕捉了書籍在柔和光線下的莊嚴,喚起了輕輕翻閱古老、脆弱紙張時的崇敬之情,同時暗示了書籍的內容和情感共鳴。
本次展覽展示該系列的幾幅油畫以及紙上水墨作品。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媒介對同一主題提供了獨特的詮釋:油畫呈現出極致寫實主義的氛圍,而紙上作品傳達了脆弱感,並回應傳統的中國山水畫。正如謝曉澤所言:「這幅紙上水墨畫的抽象風格最初掩蓋了主題——中國線裝書。與破舊書籍的研究一樣,西方具象繪畫中熟悉的元素——光影、體積、空間——被歷代的中國山水畫語匯取代,其中岩石、樹木、雲霧和水由乾筆粗獷的筆觸和墨色細膩的層層疊加所組成。」

「歷史的琥珀」- 敦煌藏經洞
2017年初,謝曉澤獲邀成為美國敦煌基金會藝術家駐村計劃的首位藝術家。進駐敦煌期間,謝曉澤在閱讀、研究、了解了整個敦煌的歷史後,以敦煌第17窟——藏經洞為主題開啟了他的創作項目。駐地經驗對謝曉澤後續藝術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切中了他試圖將傳統文化與當代理念結合,將學術研究帶入藝術實踐的創作方向。他把藏經洞看成是保存中國文化基因的「歷史琥珀」 、「記憶岩層」和「時間膠囊」,並將這段藏經洞中塵封的捲帙和充滿詩意的歷史想像重現在我們眼前。展覽展示了該系列最新的水墨畫和樹脂雕塑作品。今年二月剛結束的深圳坪山美術館個展,是一場專門展示此系列作品的展覽。

追溯禁書
謝曉澤對圖書館藏書的研究引領他探究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審查制度。他有系統地記錄了清朝(1644-1911)、民國時期(1911-1949)以及早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50年代)的禁書,探討審查如何反映出不斷變化的政治意識形態、宗教歸屬以及道德優先級別。這些研究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他的繪畫和檔案裝置,包括在紐約亞洲協會舉辦的展覽「謝曉澤:證據的對象」(2019-2020)。即將舉辦的展覽將展示他仿製的實物大小、手工雕刻和手繪的瓷製禁書複製品,其中一些將首次公開展示。

目前藝倡沙龍個展「知識的考古學」與三藩市明尼蘇達街計劃空間「恆久的故事:謝曉澤雕塑展」、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的琥珀- 敦煌藏經洞再想象」、上海敦煌當代美術館「境象敦煌」同期進行。
藝倡沙龍

地址: 香港仔田灣海旁道7號興偉中心1904

營業時間: 週三至週六 10am–6pm

電話: +852 2526 1099

網站: alisan.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