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按地區
清除
現正展出
中環
尋常之美,萬象共鳴
2025-7-12 – 8-9
雍廷序畫廊
觀塘
Rusty Tongue
2025-7-12 – 8-3
WURE AREA
油尖旺
心像片段
2025-7-11 – 8-16
貝浩登
南區
願你於此
2025-7-11 – 10-25
布朗畫廊
灣仔
2025-7-10 – 9-13
馬凌畫廊
灣仔
香港藝術學院 /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 – 藝術文學士畢業展二零二五 – 回
2025-7-5 – 7-21
香港藝術中心
中環
蔡磊:築空
2025-7-5 – 8-16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南區
費迪・卡拉斯高: 歸於虛無
2025-7-5 – 8-2
WKM Gallery
中環
熟悉的陌生感:徐晨陽個展
2025-7-4 – 8-9
天趣當代藝術館(中環)
南區
閆鏡州個展《愛本如此》
2025-7-3 – 8-12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西環
HART Haus x r é n:「藝術行動 | 青年·未來」
2025-6-27 – 9-13
HART HAUS
葵青
宏碑
2025-6-21 – 7-26
漢雅軒
中環
輕逸之態
2025-6-19 – 7-22
方由
上環
Urban Reveries
2025-6-19 – 8-2
Soluna Fine Art
中環
卓家慧:折疊時空
2025-6-18 – 9-6
藝倡畫廊
南區
蘇詠寶:多語者
2025-6-17 – 8-9
刺點畫廊
南區
MUSE and TOTEM
2025-6-13 – 8-20
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
中環
Dreamscape
2025-6-12 – 8-29
3812畫廊
南區
徐雪慧個展:《我們漂浮,又漸漸入睡》
2025-6-7 – 7-19
SC Gallery
中環
江康泉《未來本生》
2025-5-30 – 8-30
爍樂(世界畫廊)
中環
Condition I-VI and Blue Room
2025-5-29 – 8-30
MASSIMODECARLO
南區
黃雅珊 : 1
2025-5-24 – 7-26
德薩畫廊
南區
佐蘭·穆西奇
2025-5-24 – 8-23
維伍德畫廊
中環
賽‧加⽂
2025-5-22 – 8-2
高古軒
中環
黃銳:銀沙灘
2025-5-22 – 8-16
10號贊善里畫廊
南區
林延:紙韻延綿
2025-5-6 – 8-16
藝倡沙龍
中環
細說從頭—— 鴨巴甸街的印藝傳奇
2025-2-22 – 8-31
當代印藝
即將開幕
方熙朝、阮德利:《吞噬》
2024-10-18 – 11-19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吞噬》 艺术家:方熙朝、阮德利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很高興呈現《吞噬》,這極具特色的展覽,展出兩位傑出的新興亞洲藝術家分別來自首爾(韓國)的女性藝術家方
熙朝(Kizzo)和來自胡志明市(越南)的男性藝術家阮德利(Nguyen Duc Loi)。他們都創作出令人驚嘆的超現實幻想畫作,這些
作品呈現了存在於社會和家庭結構中的記憶、經歷、創傷、幻想和內部關係。


《吞噬》展出兩位藝術家創作的優秀畫作,為同樣來自亞洲,卻擁有不同家庭文化背景藝術家,生成了一次豐富有力且具有批判性的
視覺對話。兩位藝術家運用各自獨特視覺語言,通過藝術創作以引發關於他們價值觀和個人成長、家庭以及社會身份問題,這些問題
往往重要、微妙且同時存在批判性。


方熙朝作為一位亞洲女性藝術家,以其獨特創作風格,在國際藝術界嶄露頭角。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非常高興能夠代理並首次向公眾展
示她的作品。本次展出的 8 件作品來自「血緣關係」(Blood Ties)系列,該系列每件作品都呈現了一種情境、一段經歷,一個童年
時光未埋葬的記憶,這些記憶不斷在令人痛苦的家庭環境中發生。被困在瘋狂、暴力、偏執且扭曲的父
母形象中,方熙朝的
出了
壓迫束縛同時畫面也充斥著她作為女性和藝術家抵抗這種壓迫,展現出了反抗解離希望。畫布變為了廣闊戰場,不
化的形狀、色、人和能皆融進充滿幻想的有機體和超現實情境中。這些化扭曲的人物形象被困在相互融合或
從彼此
上延伸出來的貪婪行為中。相互吞噬、或從彼此中被貪婪地擠出,他們的身皮膚常常覆蓋著詭異彩圈層
像漩渦狀空洞出的疤痕凹陷眼睛深深的傷口又或是塊皮疹


越南當代男藝術家阮德利則深入探討人性和社會結構的題。在他引人深思的畫作中質疑我與權力、貪婪消費腐敗的關係,使用豐富的色形狀來創令人驚景,人惡魔神祇天使......在這些景中融合在一起或者相互發生衝突。阮德利從東南亞和古典歐洲文化及藝術汲取靈感,同時也受越南的常社會生活啟發,他描繪了個人和集體以及對自由意志的結和
。阮德利一得注意的成就是他的畫作被收藏於越南、洲、國的公收藏中,明了他的藝術視覺影響力。通過大膽
探索
批判性藝術和社會挑戰,藝術家邀請觀眾思考權力、意識形態和人性的之處


《吞噬》展覽非展示童年刻板印象而是批判。質疑當代控制社會和經濟危機背景幼稚如何在藝術和文化中蔓延
的人們,以倒退回歸尋求庇護,在成年人創作並向成年人的幼稚圖像中,在被化的女性身中,甚至次文化的性符號


全球藝術史上,很主流藝術家妥協地面人和社會創傷:弗朗⻄斯科·哥雅(Francisco Goya)、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路易絲·布亞(Louise Bourgeois)、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柏保路·畢加索(PabloPicasso)、欣蒂·雪曼(Cindy Sherman)這些藝術家最佳,他們大膽挑戰了個人社會的失調







方熙朝和阮德利作為兩位傑出的新興亞洲藝術家,展現了融合個人經對社會出批判性問題的前瞻表達個人經歷
會問題以
出批判。他們通過現吞噬、吞甚至嘔吐為,去喚起大眾對親密關係的視,以強調集體和社會中,於自的同時關彼此是多麼寶貴


這兩位藝術家以個人風格和藝術實了不斷變異形狀充滿活力的:積累凝聚常常與相反形狀相矛盾色和能如延展、化、擴張逃避創傷和歷出來。


毋庸置方熙朝和阮德利這樣的藝術家不描繪出他們的個人生故事真正將藝術作為一種生,以克服壓迫支持開放性,為未來建立希望


吞噬...... 影像、歷、文宣傳、時、自、社會、家庭、創傷、情、生... 


展人:拉瑞斯·弗傑(Larys Frogier)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地址: 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 10樓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六 11am–7pm

電話: +852 2682 8289

網站: tangcontempora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