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按地區
按狀態
清除
中環
馬克·布拉德福特:異域奇珍
2024-9-26 – 3-1
豪瑟沃斯
中環
斯特林‧魯⽐ 「|」
2024-11-14 – 3-1
高古軒
中環
記憶的載體
2024-11-15 – 3-14
藝術門
中環
「季節的禮物」
2024-11-30 – 3-1
雍廷序畫廊
中環
丁雄泉: 悅色人生
2024-12-11 – 3-15
藝倡畫廊
中環
群展《橫水》
2025-1-9 – 3-8
爍樂(世界畫廊)
中環
她的模樣 ——黃佳&范禎雙個展
2025-1-10 – 3-1
天趣當代藝術館(中環)
南區
徐沛之個人展覽:《徐師傅 ‧ 金蛇獻瑞》
2025-1-11 – 2-22
SC Gallery
中環
Abstraction in Dialogue
2025-1-13 – 2-28
3812畫廊
上環
奧爾加•布萊西個展
2025-1-16 – 3-6
獅語畫廊
上環
Re:Connect
2025-1-16 – 3-8
Soluna Fine Art
上環
彼得·豪森《奢侈》
2025-1-16 – 3-15
弗勞爾斯畫廊
上環
Kateřina Ondrušková: Blue-Green Eyes
2025-1-18 – 2-22
Double Q Gallery
中環
AFA ANNFA x GLORIA CHUNG: A&G Boulangerie
2025-1-21 – 3-1
JPS畫廊
南區
WKM Gallery 收藏展
2025-1-24 – 3-8
WKM Gallery
南區
謝曉澤: 知識的考古學
2025-1-25 – 4-19
藝倡沙龍
中環
In Memoriam
2025-2-6 – 3-10
MASSIMODECARLO
中環
雙魚物語
2025-2-6 – 3-12
10號贊善里畫廊
觀塘
衰果
2025-2-7 – 3-2
WURE AREA
南區
點變成圓,而時間在彎曲空間中成為球體
2025-2-8 – 3-8
Rossi & Rossi
中環
2025-2-8 – 3-15
白石畫廊
南區
未售出≠無價值,視角轉換
2025-2-8 – 3-15
德薩畫廊
中環
鄭哈雷個展
2025-2-13 – 3-16
方由
西環
謝俊昇個人展覽《種花得花》
2025-2-15 – 3-9
HART HAUS
南區
陳維:沉默的呼吸
2025-2-18 – 4-12
刺點畫廊
中環
顛倒世界:奇美拉之城
2025-2-20 – 3-20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南區
多重虛幻:亞歷桑德羅·吉安尼個展
2025-2-22 – 3-19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南區
龍穴中的趣味混合 - 西垣肇也樹個展
2025-2-22 – 5-17
wamono art
深水埗
細說從頭—— 鴨巴甸街的印藝傳奇
2025-2-22 – 8-31
當代印藝
九龍城
光散落在四處
2025-2-26 – 4-13
錄映太奇
九龍城
光散落在四處
2025-2-26 – 4-13
錄映太奇
中環
Souvenirs, Novelties, Party Tricks
2025-3-21 – 4-26
JPS畫廊
灣仔
Collect Hong Kong 2025
2025-3-22 – 4-4
香港藝術中心
南區
貢坎個展《異時 ‧ 相繫》
2025-3-22 – 5-14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中環
路易絲·布爾喬亞:軟景
2025-3-25 – 5-10
豪瑟沃斯
金鐘
玩·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
2025-3-26 – 7-6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顛倒世界:奇美拉之城
2025-2-20 – 3-20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在《顛倒世界:奇美拉之城》中,俄羅斯藝術小組 AES+F 延續了對《顛倒世界》概念的探索,深入探討奇美拉的象徵及其文化意義。自古以來,奇美拉便與混雜性和怪異性緊密相連,作為由不同動物形態組成的生物,既象徵著實體的威脅,也代表著形而上層面的越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形象從混亂與危險的象徵,逐漸演變為更廣泛的隱喻,代表幻覺、難以企及的渴望以及身份的不穩定性。 AES+F 的最新系列重新詮釋了這一神話生物,將其不再視為恐懼的對象,而是以熟悉甚至令人喜愛的方式呈現,挑戰了傳統的美學觀念和常態,並融入了將怪異美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的理念。

將怪異之物融入日常生活一直是文學、哲學和視覺藝術中反覆出現的主題。AES+F 的作品與法蘭茲.卡夫卡的《變形記》(1915) 產生了共鳴。在《變形記》中,格里高爾.薩姆薩莫名其妙地變成一隻昆蟲,但面對這一變化,他並未陷入存在主義的恐懼,而是選擇了適應現實。他新形態的恐怖感在家庭環境中逐漸被正常化,突顯出當人們反覆面對怪誕之物時,它便會失去震撼力,轉而融入日常生活的結構之中。這種正常化的過程是《顛倒世界:奇美拉之城》的核心,AES+F 在作品中對奇幻混種生物的呈現不再被視為異常,而是當代主體性的延伸。通過將奇美拉馴化,這一藝術團體反思了現代社會如何吸收自身的幻覺、欲望與扭曲,並將其融入視覺與文化景觀之中。

AES+F 的藝術實踐一直以融合古典與當代視覺語彙為特徵,而《顛倒世界:奇美拉之城》延續了這一傳統。該系列的繪畫作品為獨特的油畫布創作,源自《顛倒世界》項目——這是一個將真人形象與數位生成圖像結合在一起的多媒體藝術創作項目。這種藝術方法的混雜性呼應了作品的概念主題:正如奇美拉體現了不同形態的碰撞,AES+F 的技術將傳統油畫與數位美學融為一體,創造出一種既古老又未來的視覺語言。如此,創作出一個處於過渡地帶的美學空間,其中過去與現在、神話與現實、物質性與非物質性在此相互交匯。

這次展覽還探討了變革、幻覺和悖論等哲學議題。AES+F的作品與一系列藝術家息息相關,這些藝術家深刻研究了醜陋的美學,從希羅尼穆斯.博斯在《人間樂園》(約1490–1510年)中對混合生物的幻想視野,到弗朗西斯科.戈雅的《幻想曲》(1797–98年)對其時代社會和政治怪物的諷刺。

值得注意的是,數十年來,該藝術小組的高度風格化構圖預示了當代視覺文化中的數字超現實主義,AI 生成的影像模糊了現實與模擬之間的界限。在這個背景下,奇美拉不僅僅是一個神話參考,更反映了當代身份的不穩定性,數字化身、虛擬角色和算法構造重新定義了自我身份的邊界。《顛倒世界:奇美拉之城》的核心是對當下固有矛盾的探討。AES+F 通過將危險的生物轉化為崇拜的偶像,顛覆了恐懼與吸引之間的傳統動態,揭示了一個不僅被容忍而且被接受的不穩定和矛盾的世界。


正如卡夫卡的薩姆薩處於一種永久的中介狀態,既不是完全的人類,也不是完全的昆蟲,既未被完全拒絕,也未完全被接受,AES+F 的奇美拉則佔據了一個類別溶解、新可能性湧現的過渡空間。這次展覽挑戰觀眾重新思考對美、恐怖和變革的認知,將奇美拉定位為當代存在流動、混合和不斷演變的象徵。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地址: 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 10樓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六 11am–7pm

電話: +852 2682 8289

網站: tangcontempora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