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按地區
按狀態
清除
南區
龍穴中的趣味混合 - 西垣肇也樹個展
2025-2-22 – 5-17
wamono art
中環
細說從頭—— 鴨巴甸街的印藝傳奇
2025-2-22 – 8-31
當代印藝
中環
曾建華個展《T REE O GO D EVIL》
2025-3-19 – 5-24
爍樂(世界畫廊)
灣仔
三界:怪物,鴉片,時間    何子彥
2025-3-20 – 5-13
馬凌畫廊
上環
韓國美學的層次
2025-3-20 – 5-17
Soluna Fine Art
上環
《秘密花園》金炳昊個展
2025-3-20 – 5-20
獅語畫廊
南區
貢坎個展《異時 ‧ 相繫》
2025-3-22 – 5-14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南區
靈光遺產計劃
2025-3-22 – 5-17
德薩畫廊
南區
The Garden of Loved Ones: Richard Hakwins
2025-3-23 – 5-24
Empty Gallery
南區
TRST03: Covey Gong
2025-3-23 – 5-24
Empty Gallery
南區
單慧乾:我們的時光
2025-3-24 – 5-10
刺點畫廊
中環
裊裊:蘇笑柏個展
2025-3-24 – 5-15
藝術門
中環
Beneath the Golden Canopy
2025-3-24 – 5-16
MASSIMODECARLO
中環
美會拯救世界:8 名東南亞藝術家群展
2025-3-24 – 5-16
10號贊善里畫廊
中環
傳統蛻變
2025-3-24 – 6-14
藝倡畫廊
中環
路易絲·布爾喬亞:軟景
2025-3-25 – 5-10
豪瑟沃斯
油尖旺
浮煙
2025-3-25 – 5-17
貝浩登
金鐘
玩·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
2025-3-26 – 7-6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灣仔
冇嚟野餐嘅請坐低
2025-4-22 – 5-27
香港藝術中心
南區
李昭辰、梁凱喬、何明苡、何濼聰聯展:《瀚瀚》
2025-4-26 – 5-30
SC Gallery
南區
林延:紙韻延綿
2025-5-6 – 8-16
藝倡沙龍
灣仔
回憶製造
2025-5-7 – 6-26
香港藝術中心
中環
流動的饗宴
2025-5-8 – 6-28
雍廷序畫廊
中環
MOMENT
2025-5-9 – 5-30
JPS畫廊
中環
弦間絮語:小提琴演奏者 Kelly Lai 的動人旋律 × Dan Oliver 的視覺維度
2025-5-10 – 5-10
JPS畫廊
南區
何兆南:徘徊日常
2025-5-13 – 6-7
刺點畫廊
中環
潤俠:Montage
2025-5-15 – 7-5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中環
賽‧加⽂
2025-5-22 – 8-2
高古軒
多重虛幻:亞歷桑德羅·吉安尼個展
2025-2-22 – 3-19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每件藝術作品都是對文化記憶進行破壞和重組的過程。」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現實是複雜的,它通過無數的變體展現出來,而所有這些都取決於我們的感知。在這無休止的流動中,圖像不僅僅是靜態的再現;它們持續存在,抵抗時間,溶解,並以新的形式重新出現,揭示其流動和變化的本質。亞歷桑德羅·吉安尼(Alessandro Giannì)以其全新的作品,邀請公眾探索這片不穩定的領域,在這裡,可見與不可見在持續的對話中交織在一起。正如哲學家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所說:「我們從未將世界視為既定的事物,而是將其視為一個充滿可能性的領域。」

展覽的標題「多重虛幻」靈感來自2018年的一幅畫作,並介紹了一系列在2024年至2025年間構思的作品。在這裡,吉安尼質疑圖像的本質,通過一種增強碎片喚起力量的創作過程對其進行解構和重塑。他畫布上的主題來自不同的語境,並被剝離了其原始含義:神聖的圖像,過去傑作的細節,或來自他先前作品的元素。從語境中抽離出來後,這些碎片轉化為漂浮的物體,懸浮在識別與抽象、記憶與重塑之間的存在。這種操作不僅僅是一種移除的行為,而是一種視覺語言的重寫,它邀請觀者重新考慮他們與圖像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說,吉安尼與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等藝術家的實踐相一致,後者通過使用「模糊」,表明圖像的真理與主觀感知內在相關。

吉安尼的繪畫絕非理性過程的結果;相反,它以通過姿態形成的直覺為食。每一次筆觸都成為一種喚起行為,一種捕捉短暫和超驗的嘗試。對於藝術家而言,圖像代表了思想與物質的交匯點,有形與虛幻在此相遇。因此,他的繪畫實踐成為一種視覺考古學,一場穿越時代和語言的旅程,其中數字與有機融合,產生前所未有且令人回味的場景。

「多重虛幻」是吉安尼之前在亞洲舉辦的個展的另一面,即2023年在曼谷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舉辦的「衝破黑暗」(Breaking Darkness)。雖然在「衝破黑暗」中,藝術家通過碎片探索了圖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存續的方式,但「多重虛幻」將探究轉移到感知的未知面。在這裡,圖像的解體不是一種否認的行為,而是接受解體作為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次新展覽中的作品不僅承認了記憶的分量,還贊美了記憶,將過去重組為不斷變化的新形式,懸浮在視覺和內省之間。

亞歷桑德羅·吉安尼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的展覽不僅是一個發現一位不斷發展的藝術家的機會,也是一個反思我們時代圖像本質的邀請。在一個信息和視覺超載成為常態的時代,「多重虛幻」猶如一座沈思的燈塔,呼籲我們探索意識的深處,並認識到藝術的變革力量。正如藝術評論家羅莎琳·克勞斯(Rosalind Krauss)所寫:「當代藝術與其說是物體的生產,不如說是創造挑戰我們對世界理解的體驗。」 在這種背景下,吉安尼將自己定位為一個複雜現實的詮釋者,其中空虛與豐滿、缺席與存在在永恆的演變中交織在一起。

米開拉·塞納(Michela Sena)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地址: 黃竹坑業勤街39號Landmark South 20樓2003-08室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六 11am–7pm

電話: +852 3703 9246

網站: tangcontempora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