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中的斯賓塞‧斯威尼,2025年於泰國博桑。藝術品 © 斯賓塞‧斯威尼。攝影:Udomsak Krisanamis
高古軒欣然宣布將於2025年11月19日在香港高古軒畫廊舉行「顏料」展覽,展出斯賓塞‧斯威尼(Spencer Sweeney)的全新油畫作品,包括人物坐姿肖像,其身體軀幹皆入畫;以及其他聚焦人物頭肩部的畫作。在這些極具視覺衝擊力的作品中,斯威尼運用豐富的色彩和大膽的筆觸,傳達出懾人的能量和強烈的情感。
斯威尼表示爵士樂點燃了他對即興創作的熱愛,促使他將流行文化和藝術史元素融入裸體畫、肖像和自畫像之中。他的畫作與藝術家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以至美國畫家鮑勃‧湯普森(Bob Thompson)的精神遙相呼應,體現新表現主義的活力,同時重複使用經典題材,並以隨心所欲的創作過程組合各種直接的情感訴求。為配合其繪畫風格,過往斯威尼將畫廊改造成工作室和舞台,並與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士營造出極具動感活力的「氣氛」,包括與他共同創立紐約噪音藝術團體Actress的麗茲‧布加索斯(Lizzi Bougatsos)。
於「顏料」展覽展出的作品源自斯威尼創作的布加索斯坐像素描,這些畫作後來令他想起早年參照馬蒂斯紙本作品所繪畫的一幅素描。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啟發藝術家創作出人物畫。《感知繪畫》(Sentient Painting,2025年作)等油畫雖然用色鮮亮,但呈現略為沉鬱的感覺,令人聯想起等待的行為。這種心情(畫中人以手托頭的姿勢亦反映此心情)呼應繪畫需要時間和耐性的特質,在即時生成影像(及相應條件反射)的年代,耐性尤其難能可貴。
在展出的人物頭肩畫作中,斯威尼運用一貫的「自動」創作手法,模糊寫實再現與抽象心理探索之間的界線。他利用姿勢性塗抹顏料的手法和極富條理的繪圖技巧,挑戰人們認為創作策略總是一成不變及具有排斥性的傾向。在其中幾幅構圖相近的作品中,用色卻截然不同;部分圖像頗具素描風格,而其他則更具繪畫性。
斯威尼於2025年在曼谷藝術館駐場期間,完成「顏料」展覽展出的兩組畫作。他進一步延伸其廣泛及某程度上打破傳統的創作手法,在戶外的空間繪畫多幅此次於香港展出的作品。他興奮地表示:「有幾個原因令我喜歡在泰國戶外作畫,我喜歡雀鳥、青蛙、蝴蝶、蝙蝠、蜻蜓、蜥蜴和貓咪的鳴叫聲,牠們經常陪伴我工作至深夜。」在曼谷期間,斯威尼亦曾舉行多場公眾活動,包括電影放映和聆聽會,體現多變而開放的創作精神,與畫作上奪目明亮的意象互相呼應。
有關斯賓塞‧斯威尼的簡介及過往展覽詳情,請瀏覽 gago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