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7月至 9月
繼去年於夏季成功舉辦第一屆暑期計劃之後,香港畫廊協會(協會)將於2022 年 7月至 9月舉辦為期三個月的HKAGA暑期計劃2022。協會致力於培育本地新進藝術人才,為香港藝壇注入活力和正能量。暑期計劃將連繫一眾香港新晉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作家予多間本會的會員畫廊,在這個夏天帶來一連串展覽。
除此之外,是次暑期計劃更為對藝術產業有興趣的英基學校協會的中學生提供於畫廊實習的機會。特別鳴謝盈鑾畫廊、Massimo De Carlo 和 SC Gallery為中學生給予寶貴的實習體驗,讓他們更了解的畫廊工作,有助日後投身藝術行業。
參與暑期計劃的畫廊可以(1)自行邀請本地藝術家及策展人在畫廊空間舉辦展覽,或是(2)透過香港畫廊協會四月份舉辦的公開招募,尋找合適的新晉藝術家、策展人和藝評作家,一同策劃藝術展覽。為參觀者展出一眾於本年4月初由召集所收集回來、再經評審後得出的的藝術相關創作:是次公開召集的參展者共同完成展出。
參與畫廊
藝倡畫廊 K 藝術空間 維伍德畫廊 布朗畫廊 盈鑾畫廊 丹尼迪明香港畫廊 德薩畫廊 雍廷序畫廊 | 漢雅軒 凱倫偉伯畫廊 馬凌畫廊 Massimo De Carlo Over The Influence Rossi & Rossi SC Gallery Soluna Fine Art |
藝術家名單
藝倡畫廊 – 香港仔空間 三餸一湯白飯任裝 | 維伍德畫廊 群展《筆觸之外》 |
德薩畫廊 德薩藝術家駐留項目 X 倫裕智 | 凱倫偉伯畫廊 屋漏偏逢連夜雨 |
雍廷序畫廊 色彩 ‧ 療癒 | 凱倫偉伯畫廊 Goodbye, Hello. |
馬凌畫廊 YeP YeP’s Issue 2 Exhibition Oh, the Importance of Play! | Over The Influence In-Between Movement and Stillness |
策展人名單
布朗畫廊
世界是你的牡蠣
展出日期: 2022年8月9日至9月21日
策展人:Juliana Chan
藝術家:劉杭霖、勞麗麗、雷恩兒、唐嘉欣、葉進杰
作為香港畫廊協會暑期項目之一,是次展覽由香港策展人 Juliana Chan策劃,致力突顯本地藝術家及推動香港藝術界的發展,將首次同時展出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劉杭霖、勞麗麗、雷恩兒、唐嘉欣及葉進杰的作品。
展覽標題「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是對這五位職業生涯正處於初始階段的新晉藝術家的美好祝願。除了其隱喻含義,這句著名的諺語在此處被借用來描述我們所吃的食物(牡蠣)既是現代食物體系(世界)的產物,亦呈現其複雜性。 牡蠣與整個世界的對比亦影射如今食物攝取與工業生產之間的巨大差距。
如今當我們坐在餐桌前,盤中的食物與其原產物已相距極遠。從空間的角度看,我們所吃的食物有時跨越千里來到超市的貨架上;從型態的角度看,經加工與包裝後,這些食物的外表已無法讓我們聯想起它們的原貌 。隨著食物的商品化過程加劇,異化和疏離感成為了人與食物這一關係中最顯著的特點。我們不僅在物理上與所食之物保持距離,充斥於社交媒體的誘人的食物圖像亦暴露了我們與食物的心理脫節。羅蘭·巴特在他1957年的著作《神話學》中將烹飪雜誌上誇張的圖片形容為“只為取悅眼睛,因為視覺是高雅的感官”。巴特所評論的這種現象本質上正是我們今日稱為的“食物色情”,即是以一種過度的人為美化、以至於脫離現實與自然的方式來呈現食物的方法。這是一個不斷自我延續的慾望與商品化的循環,最終將造成我們的自然世界與食品產業的脫節。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展覽「The World is Your Oyster」邀請了五位香港藝術家來反思個人和集體與食物的關係。每位藝術家都採用了不同的策略來促使我們檢視「吃什麼」、「怎麼吃」。例如葉進杰基於生物聲學而創作的小狗啃咬及其聲音表現的繪畫作品探討了「食者」和「被食者」之間的關係。唐嘉欣對於婚禮宴席中情境的抽象描繪則是對於食物傳統作用的檢視,並在一定程度上對於此傳統的荒謬性作出評論。劉杭霖的新系列版畫運用古典主義的構圖與寫實的描繪,借鑒了希臘神話中的符號和典籍,探討了因安慰性食物所引起的慾望與愧疚感之間的張力。相反,雷恩兒與勞麗麗將她們的目光轉向了自然、勞作與農耕。雷氏的鉛筆磨痕一絲不苟地再現了每一粒米的圖像,覆蓋了整個畫作表面。這種重複與樸實的美學令我們想起了農民疲憊和單調的生活方式。勞麗麗的作品同樣關注農業,她的論文電影「Cold Fire 冷火」(2019 – 2020)將蔬菜發酵的鏡頭與飛機失事的片段融合在一起。這兩個看似無關的故事的并置展現了自然與生活中的不可預測性。展覽期間,藝術家們亦會舉行公眾活動或藝術家工作坊,幫助觀眾建立關於食物更加深入與個人化的思考
策展人 – Juliana Chan |
策展人Juliana Chan現生活和工作於香港。她是香港非牟利藝術組織Per.Platform的聯合創辦人,積極提升大眾對現場藝術的關注並推動其發展。陳氏近期專注研究行為藝術及當代食物系統。陳氏先後於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取得藝術史學士學位及英國愛丁堡大學取得當代藝術評論碩士學位。 |
藝術家 |
劉杭霖 劉杭霖曾就讀於義大利博洛尼亞美術學院,並在2019年於香港浸會大學取得視覺藝術學士學位。劉氏的創作以雕刻凹版及美柔汀版畫古典技法為主。他的作品曾在國際上展出,包括南韓及英國。劉氏亦曾在香港參加不同展覽,展出地點包括Hanart TZ畫廊、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版畫工作室。 |
勞麗麗 勞麗麗目前於香港生活及工作。勞氏是中文大學文學士及藝術碩士,現專注於與大自然生態有關的藝術創作。她現時在香港生活館學習務農,這種生活實踐促使她對另類生活模式、以及作為一位香港人兼藝術創作者的自主性作出提問。個展包括「最好把音量收細」( 台北 PTT Space,2021-2022)、「寂靜春天來臨前」(香港 WMA Space,2020-2021)、「保持緘默」(香港逸東酒店 Tomorrow Maybe,2020)、「欲壑難填」(廣州本來畫廊,2018)、「漫慢電視 — 安.伊莉亞森的凝視」(香港據點。句點,2016)和「紀念品與禮物」(廣州觀察社,2014)。她為香港 WMA 委託計劃「機遇」得主,並曾於美國三藩市、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德國德勒斯登、瑞士巴塞爾、南非約翰內斯堡、印尼日惹、中國北京及上海、台灣等地展出其作品。勞麗麗亦於2022年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獲得藝術新秀獎(視覺藝術)。2021年,她於香港第二十六屆獨立影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媒體藝術組中獲得金獎。 |
雷恩兒 雷恩兒2020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士。雷氏的創作形式包含油畫、繪畫及錄像裝置。她的作品曾在香港多個地點展出,包括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畫廊,德薩畫廊,Wure Area及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雷氏作品亦曾於瑞士蘇黎世Kino Roland及台灣台中的靜宜大學藝術中心展出。 |
唐嘉欣 香港藝術家唐嘉欣的創作專注於以抽象、實驗性的方式描繪想像的情境。唐氏於2015年取得英國伯恩茅斯藝術大學插圖繪製學士學位。她的作品在香港的HART Haus、Square Street Gallery、RNH Space、Mine Project以及倫敦的Embassy Tea Gallery等多地展出。 |
葉進杰 葉進杰於2013年取得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士學位。葉氏的創作以油畫為主,尤其專注於肖像創作。他參加了香港本地的多個展覽,作品在安全口畫廊、Wure Area、駁二藝術特區等空間展出。葉氏亦是位於柴灣的替代性藝術空間Ejar的創始成員之一。 |
藝評作家名單
K藝術空間 凝瀞 • 香港 黃孝逵水墨藝術展
| 丹尼迪明香港畫廊 野蠻與馴化 展出日期: 2022年6月11日至9月3日 藝術家: Jessie Edelman, L , Natalie Lo Lai Lai, Dana Sherwood, Greer Howland Smith, Paula Wilson 藝評作家: Harmony Chan, 胡禧怡 |
漢雅軒 Nothin’ Like the Taste of Print | Rossi & Rossi A Collection in Two Acts 展出日期: 2022年7月16日至9月16日 由萬豐策展 | Yuri van der Leest的個人收藏 藝評作家: Harmony Chan |